2019/04/15 晚間六點多,
法國巴黎市中心被突如其來的焰火點亮。
但這道紅光,卻燒盡了許多民眾的希望。
無論是當時位在巴黎的人們,還是守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們,
許多人都不禁落下不捨的淚水。
看著新聞不斷撥放著現場的畫面,反覆報導最新情況,
這...這不是擁有百年歷史,法國的中心代表「巴黎聖母院」嗎!?
巴黎聖母院是每個來到法國的旅人都一定會放入行程的景點,
幾年前的法國行,
我也曾登上那距離地表需攀爬387層階梯的南塔頂端,
如今...卻只剩焦黑的碎屑。
縱使我們現在相隔一萬多公里,
坐在電腦前的我,仍然能夠感受到來自世界的悲鳴。
這座始建於1163年的巴黎聖母院(Notre-Dame de Paris),
在歷經了200年的建設,終於在1145年順利落成。
至今已擁有長達八百多年的歷史,
是巴黎之心,更是法國人的靈魂、文化之首。
每年巴黎聖母院所迎接的遊客約有上千萬,
甚至超越著名地標「艾菲爾鐵塔」的參訪人數。
由此可見,
巴黎聖母院不僅是法國人心中的記憶代表,
更是屬於世界人民心目中的無價瑰寶。
然而這次傳出如此重大的災情,
所幸聖母院早已開始著手進行為期20年的維修工程,
因此部分珍貴的銅像和藝術品在幾周前已被搬移走,
沒有造成更重大的損失。
且因為失火時聖母院已經關閉,
所以沒有造成任何遊客及人員傷亡。
(僅有一位消防隊員,在搶救的過程中受傷了…)
然而,說到巴黎聖母院,有幾個關於「她」不可不知的故事:
一、經歷重重浩劫,巴黎聖母院仍然屹立不搖
坐落在塞納河西堤島上的聖母院,
百年間,挺過了許多場戰役與革命。
在法國大個命期間,
教堂內的雕像遭到砍傷,聖母院也一度受到損害,
但在人民與政府的支持下,仍然順利重建完成。
而在砲火猛烈的二次世界大戰中,
聖母院也都毫髮無傷,順利挺過。
這次的大火,雖然造成尖塔的斷裂以及2/3的屋頂和1/5的整體燒毀外,
整座教堂的主體並沒有受到損害,
可以說是這次不幸事件中的大確幸。
二、特殊的木製結構,充滿歷史痕跡,卻也是這次大火燃燒9小時的主要原因
將整座聖母院撐起的木製結構被稱作為「森林」,
據傳這些柱條是在12世紀中,
為了建設巴黎聖母院,因而從13,000棵樹木上砍下的。
幾乎可以說是耗盡了整片森林的資源,才將聖母院建設完畢。
然而,這些木製結構卻在這次的大火中被侵蝕殆盡…
也因為大量的木造橫樑,使得火勢快速地、無情的蔓延…
根據法國內政部的說法
:「如果不是打火兄弟們賭上性命的滅火,
巴黎聖母院離『完全燒垮』大概也只剩15~30分鐘的時間而已。」
(透過這次事件,真的再次體會到消防隊員的辛勞與偉大,真的辛苦大家了!)
因此,若要如實重建巴黎聖母院,可說是相當浩大的工程。
光這些木製材料的來源就已經難以取得了!
三、巴黎聖母院是法國的起點
坐落在市中心的巴黎聖母院,
就像是擁抱著整座法國般,世世代代守護著這片國土。
因此,在聖母院前的廣場有一個被稱為「巴黎零點」的地標,
無論在法國各個角落所看見的路標距離(標註此點距離巴黎還有多遠),
都是以聖母院前的這個原點為基準來計算的。
四、近千年來,國家重大事件的舉辦場所
巴黎聖母院可說是見證了整座法國的歷史興衰,
許多國家重大事件/活動,都會選擇在此地舉行。
例如:被稱為「法國人皇帝」的拿破崙,便是在聖母院舉行加冕儀式的;
而聖女貞德的平反訴訟,以及法國總統戴高樂的追思儀式都在此舉辦。
聖母院完整的參與了法國的歷史變遷,
正因如此,在法國人心中聖母院擁有無法撼動的地位。
五、世界著名小說 ─《鐘樓怪人》的故事發想地
聖母院屋頂上的「滴水石獸」,
原是設計為了避免雨水沿著牆壁滑落,而侵蝕聖母院的石造牆壁,
但卻也成為世界著名文豪雨果筆下的《鐘樓怪人》靈感泉源。
紅遍世界的著名小說《鐘樓怪人》,
曾多次被翻拍成電影、電視劇和音樂劇。
故事的背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,
講述一名吉普賽少女與生活在聖母院裡駝背敲鐘之人的故事。
然而,在聖母院頂部的南鐘樓,
便有一口重達13噸的大鐘,
每當鐘聲響起,整座城市皆可以聽見「她」響亮而清脆的聲音。
在事發過後的24小時內,
法國上下便開始著手修復計畫,
修復捐款更已超過8億歐元(約新台幣279億),
但根據法國歷史古蹟修復企業工會(GMH)的共同理事長勒托費說道
:「我認為聖母院的修復工程若需要10~15年,甚至30年,都是合情合理的。」
看來,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常還有一條漫漫長路要走阿…
希望未來有一天,
當我們回到巴黎街頭時,
能夠再次看見巴黎聖母院的華麗與慈祥。